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商会简介 展会信息 培训信息 商会动态 商会会员 商会会刊 外贸资讯
 
首页 / 外贸资讯 / 动态要闻
化解贸易摩擦 中印需相向而行
日期:2017/7/28  点击:4068次

印度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势必会使中国企业蒙受损失,也不利于其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会扰乱正常的贸易秩序。鉴于印度对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未来中企对印出口需加强防范,及时调整相关市场策略。

日前,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就此发表谈话时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近日印度对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各国应当共同努力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扰乱正常的贸易秩序。

业内人士指出,印度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势必会使中国企业蒙受损失,此举也会令印度国内的相关光伏企业受到影响,这一做法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针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的态势,中国企业应加强预警分析,做好早期防范工作,从而调整相关市场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近年来,印度光伏市场发展迅猛,光伏发电能力在过去3年增长了3.7倍,这也受益于中国出口的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光伏电池及组件。据统计,印度光伏装机量的70%采用的是来自中国厂商的光伏组件。此外,印度设立了到2022年达到100GW的光伏装机目标。然而截至今年4月,印度的光伏总装机量只有12.5GW,因此有机构预计,印度光伏市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速发展。

“印度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势必会使中国企业蒙受损失,但此举也会令印度国内的相关光伏企业受到影响,这一做法无异于搬石砸脚,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霍建国认为,当前中国和印度的关系较为敏感、复杂。中印两国在光伏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因此印度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具有保护本国产业的经济因素。此外,也不排除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内。

王贺军指出,对光伏电池及组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印度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和长期发展,也不利于中印经贸合作。希望印方着眼全局,对此案采取慎重态度,严格依规开展调查,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中国企业需加强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光伏产业,近年来,化工业、机电业、纺织业和钢铁业等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到了印度的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21起,成为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今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达到12起,依然是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孝松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中印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将使中印之间的竞争关系长期存在。“随着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断接近,双方的竞争关系将愈发激烈,可以预见,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未来将进一步加剧。”王孝松说。

王孝松认为,无论是国内相关的行业协会还是企业本身,都要深入探究印度的申诉者影响反倾销裁定结果的活动方式和特征,进行各种形式的协调与沟通,特别是通过金砖国家峰会的协商机制,解决中印企业及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从根源上化解贸易摩擦。

霍建国强调,由于竞争原因,部分企业会极力主张所在国发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相关做法对本国产业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要考虑到相关产业是否存在依赖进口的情况,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受益。

霍建国提醒,未来有对印度出口业务的中国企业需加强预警分析,做好早期防范工作,从而调整相关市场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沟通合作妥善化解贸易摩擦。王贺军再次强调:“中方愿与印方加强交流磋商,通过业界合作等方式妥善化解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两国产业的共同发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电话:0573-82626026 82626058 邮编:314000 邮箱:jxccie@jxccie.org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开发区金融广场九楼 浙ICP备13026589号-1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