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商会简介 展会信息 培训信息 商会动态 商会会员 商会会刊 外贸资讯
 
首页 / 外贸资讯 / 动态要闻
中企并购:波动中成长的力量
日期:2017/6/6  点击:3922次

“2016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与入境并购无论在案例数量还是单个案例平均交易金额上均呈现波动态势。总体而言,出境并购案例数量与平均交易金额均大于入境并购,这与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的强烈需求紧密相关。”在近期投中信息主办的2017中国投资年会上,中植资本与投中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通过并购交易来打通产业链、拓展新的业务类型甚至实现业务转型。同时,随着并购市场逐渐成熟,无论是买方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在并购交易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参与并掌控大型并购交易。

据投中信息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间的境内并购交易额达2532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下降14.53%,但比2012年增长140.95%,境内并购交易总体增长显著。2016年境内并购案例数量虽然比2015年有所下降,但单个案例平均交易金额却连续5年实现增长。

同时,中国企业作为买方企业进行的出境并购交易金额也连续3年增长,达到458亿美元,比2015年和2012年分别增长10.49%和14.49%。虽然中国企业出境并购连年增长,但是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规定影响,中国企业出境投资仍受到较大限制。2016年中国企业作为标的企业由境外企业进行的入境并购交易金额大幅下降,全年仅有9.26亿美元,为5年来的最低水平。

出境并购主打工业境内并购金融占优

从行业来看,2016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金额最高的行业是工业,并购规模达94.73亿美元;其次是信息技术行业,为93.40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74.11%。报告指出,在这些行业的标的企业选择上,中国企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打开海外高端市场,如海尔56亿美元并购GE家电业务;二是获取关键技术,提升技术储备,如美的集团292亿元并购KUKAAG(机器人);三是资源储备,如洛阳钼业26.5亿美元收购Tenke铜钴矿项目。此外,中国企业受外汇管制影响,对于房地产、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并购较少。同时,信息技术行业出境并购交易数量最多,该行业与医疗健康行业已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工业并购交易数量在近4年则较为稳定。报告称,“工业始终是中国企业所关注的方向,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则是加大投入的方向,与全球趋势相符。”在单个案例平均并购金额方面,公用事业以5亿美元/案例保持领先,参与主体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能源、金融与信息技术均超过1亿美元/案例,分别为3.33亿美元/案例、1.86亿美元/案例和1.61亿美元/案例。

2016年境内并购标的企业所处行业的并购金额占比结构较为稳定。并购金额最多的是金融业,其以9.54%的案例数量贡献了22.83%的交易金额,同比2015年增幅达166.85%。海航基础以260亿元并购海南基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财险以257亿元收购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以164亿元并购上海国际信托等,凸显企业集团在不同的金融板块中布局的决心。报告分析指出,金融行业近年来在并购金额上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这与我国在2012年以后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所带来的贷存比、FIR等指标持续走高,金融环境逐渐规范有较大关系。同时,通信服务行业与房地产行业并购金额则较2015年下降较多,行业或进入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期。案例数量方面,与出境并购类似,中国企业境内并购主要行业是信息技术行业和工业。报告称,中国目前推行的“工业4.0”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因此这两个行业并购交易最为频繁。然而,信息技术行业与工业均呈现出并购交易活跃、平均交易金额不高的特点,报告认为,这是由于工业与信息技术行业在我国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发展局面,较大金额的并购案例更容易出现在跨境并购中。

出境并购多看北美境内并购聚焦北上广

从地域来看,2016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最大目的地是北美地区,规模达235.79亿美元。其中,标的企业为美国企业的并购交易金额达233.95亿美元。2012年~2016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北美与欧洲,历年两地并购交易金额占比均在75%以上。报告指出,北美与欧洲在信息技术、工业、金融及医疗健康等领域拥有一定优势,中国企业正通过积极并购交易提升自身实力,拓展海外市场。在案例数量方面,中国企业出境并购首选目的地是欧洲,交易数量多年来领先于北美地区。“这不仅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关,还与欧洲更为友善的监管环境相关。”在平均交易金额方面,北美地区最高,达2.81亿美元/案例;非洲与中东地区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均高于2亿美元/案例。非洲与中东、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增长显著,与2012年相比幅度均超过700%。“这与中国对两地区的大量投资密切相关。中国企业在各个地区的平均并购交易金额均比全球水平高50%以上。一方面,中国企业由于在A股市场能获得较高估值,从而可给标的企业较高估值;另一方面,面临要求不断提高的市场,中国企业自身实力亟待通过并购来提升。”“境内并购交易越来越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成本降低等效应将助力这些省市更快发展。”报告显示,境内并购交易前6大省市交易金额增幅为78.21%,占比从2012年的49.48%上升至2016年的88.18%;案例数量增长40.68%,占比从49.48%上升至69.61%。北京成为2016年境内并购交易金额与案例数量最多的省市,其中包括阿里巴巴47亿美元私有化合一集团、中国人保财险257亿元收购华夏银行等。从平均交易金额上看,西安民生268亿元并购海南供销大集、海航基础260亿元并购海航基础产业,使得海南省平均交易金额高达4.81亿美元;同样,长江电力797亿元并购川云水电,使得四川进入前6大并购交易省份。此外,中小企业集聚的广东和浙江平均交易金额比北京和上海低30%~40%,体现出各省经济发展的特点。

战略投资占据主导借壳上市犹难遏制

“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中,财务投资者以丰富的跨境交易经验、海外资源储备与专业知识体系为跨境并购提供了更多保障。”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以战略投资者为主导,发起并购交易金额为278.95亿美元,占全球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总额的1.03%。财务投资者发起的并购金额虽然只有179.25亿美元,但占全球并购交易财务投资者并购交易总额的2.74%。在境内并购中,由财务投资者(即VC/PE类投资机构)主导的交易所涉金额占比再度回到40%以上,案例数量占比相对稳定,平均交易金额达0.70亿美元/案例,接近全球平均水平。战略投资者的平均交易金额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为0.57亿美元/案例。报告称,财务投资者发起的并购交易金额在2016年已达到1060.2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168.63%。财务投资者以其广泛的资源与专业的投资管理知识体系帮助买方企业挖掘项目,帮助标的公司对接买方企业,其已成为并购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报告还指出,2016年境内并购以收购方式为主导,并购交易金额占比为69.57%,案例数量占比为68.10%,其他类型的并购方式所涉及的金额与案例数量均较少。此外,尽管2016年6月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用以遏制借壳炒作,但借壳上市仍成为平均交易金额最大(14.92亿美元/案例)的并购交易类型。“这与注册制推迟、战略新兴板搁置和A股市场高估值有很大关系,也是实业经营艰难的表现。”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电话:0573-82626026 82626058 邮编:314000 邮箱:jxccie@jxccie.org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开发区金融广场九楼 浙ICP备13026589号-1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