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版 | ![]() |
微信公众号 | 首页 | 商会简介 | 展会信息 | 培训信息 | 商会动态 | 商会会员 | 商会会刊 | 外贸资讯 |
![]() |
|
||
下半年出口形势将好转 | |
|
|
7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外贸增速在领先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同时,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预计下半年出口形势会好于上半年。 研究人士表示,速度不是评价外贸发展的唯一指标,结构优化可以为未来外贸中高速增长奠定基础,外贸发展需要从短中长期采取举措。 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 “这个增速好像不是很高,但我们认为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沈丹阳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额再次突破万亿美元。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1%,但从横向比,规模和增速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 沈丹阳表示,上半年出口增长不够强劲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外需仍然不振;二是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被动升值;三是传统的出口竞争力有所削弱。进口呈持续下滑态势的主要原因仍是国际商品价格较低,“上半年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下降10.9%,拉低进口增速10.3个百分点。” 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1.5万亿元,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顺差1.61万亿元,增长1.5倍。按美元计价,全国进出口18808亿美元,下降6.9%。其中出口10720亿美元,增长1%;进口8088亿美元,下降15.5%;顺差2632亿美元,增长1.5倍。“结构优化可以为未来外贸中高速增长奠定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外贸发展进入新常态之时,既要看到增速在放缓,也要看到结构在优化,质量和效益的改善将为外贸可持续增长打下基础。”王军说。 沈丹阳说,上半年外贸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商品结构方面,机电产品贡献了出口增量的179%;在贸易方式和出口主体情况方面,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出口分别贡献出口增量的338%和299%;在出口市场结构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明显快于平均水平;在国内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贡献出口增量的绝大部分。 着眼“短中长期” “对下半年出口形势,我们总体判断会好于上半年。”沈丹阳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以及外贸稳增长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下半年出口形势将会向好。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由商务部牵头拟定的《关于支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从改善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加快推进改革、突出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外贸企业关注的困难和问题。 沈丹阳认为,如果能够进一步做好落实,这些非常有针对性的措施相信会激发企业的活力,对实现全年外贸稳增长,实现出口的正增长、调结构的目标一定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外贸发展要着眼于从短中长期采取举措。”王军表示,从短期来看,政策的落实以及汇率调整更加灵活,都可以给外贸稳增长带来利好。从中长期来看,增长的动力较多:一是随着国内四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的加快,以及改革成果的推广复制,将为外贸增长带来较大的改革红利;二是在多双边合作方面,中国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快推进,将为外贸增长带来较大潜力;三是外贸企业在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
|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