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行,“经济何时反转、触底回升”成为业界关注话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日前在京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称,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持续走低,但本轮宏观经济走势下行态势有望在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实现反转,建议政府推出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以促进投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自发增长动力不足。主要基于以下四个依据:一是上半年虽然国际市场不景气,但出口仍能维持正增长;二是居民消费增速相对稳定,即便是刨除物价因素仍能保持10%的增速,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不断上升;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而占其中24%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由去年的10.5%降到1~5月的5.1%,严重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四是尽管央行采取了降息、降准等措施,但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去年相比仍有下滑。 CCWE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例从71.7%持续下降到2014年的32.7%。而且,在2010年~2014年间,除2012年以外其他年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小于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增速,且二者差距较大。特别是在2011年和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甚至呈现负增长,处于萎缩状态,更难以支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最新的数据表明,2015年1~5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9.1%。 研报认为,我国经济何时触底反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增速的提升。其中,房地产投资又是投资增速稳定增长的主心骨。根据CCWE宏观模型预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在第三季度末触底回升,并在今年年底达到8%~10%,全年呈现U形反弹,仅此一项将带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1个百分点至12.3%。预计2015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全年经济增长率7.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3%。“随着房地产周期性调整基本到位,本轮宏观经济走势下行的态势有望在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逆转,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将逐步上行。”李稻葵同时建议,政府须出台一些有利于启动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综合性的产业政策。第一,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方式必须继续改革。除了已经出台的、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改革之外,应该探索建立世界银行式的、面对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或者银行;第二,面对产能过剩的大形势,应该及时出台措施,推动中国重化工业的重新布局;第三,应该想方设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第四,面向市场化的国企改革必须尽快出台具体措施,不应让市场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