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版 | ![]() |
微信公众号 | 首页 | 商会简介 | 展会信息 | 培训信息 | 商会动态 | 商会会员 | 商会会刊 | 外贸资讯 |
![]() |
|
||
苏浙沪皖三省一市有望三年内全部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 |
|
|
区域通关改革、地方电子口岸信息互联、代理企业诚信互认……自2007年开始苏浙沪牵手推动区域通关便利化,一步一步走的稳当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安徽省正式加入长三角合作机制,从此四省市形成了以口岸查验和运营单位为主体、以口岸城市为载体的“点对点、城与城”项目合作模式。 今天上午,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第七次联席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将是明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的轮值方。 通关模式改革突破 企业通关时间最多节约24小时 “今年9月22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和合肥海关率先启动了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原本异地通关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如今有的企业从申报到放行仅花了不到50秒钟。”作为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轮值方,安徽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徐滋跃首先发言。 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的基本要义在于以通关便利化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原有通关流程进行重组再造,最大限度地提高通关效率。 “改革实施后,仅安徽省企业一体通关时间就比改革前节约了12—24小时,放行过程手续费用较改革前节约50%,整个物流费用相应节约25%—30%。”徐滋跃称从12月1日起,改革范围扩展到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2个直属海关,长江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取得了进一步突破。 据介绍,2014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省市围绕大通关合作6大类23个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反省”试点在四省市相关口岸顺利实施,并推行到长三角区域所有直属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 以杭州海关辖区湖州地区企业为例,因通关环节的精简,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缩短约9小时和5小时,通关增速30%以上。 深化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 望三年内全部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加入大通关后,江浙沪皖的走动也日益频繁,不断擦出合作火花。 今年6月,全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在上海上线运行,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各方的关注。来自上海海关的信息显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已有32个共有申报数据实现“一次录入、分别申报”,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效应开始显现。 “2015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深化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主题,扎实推进。”浙江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岸天表示要充分发挥上海在“单一窗口”平台建设中的先行先试优势,抓紧复制推广,并按照国家的要求在2015年底前初步建成“单一窗口”,2017年全部实现。 记者了解,“单一窗口”是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其实质就是贸易和运输企业通过一点接入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一次性递交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监管部门处理状态(结果)通过单一平台反馈给申报人。建设好“单一窗口”,可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效能,减少申报单证的重复录入和数据信息的差错,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 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的《长三角检验检疫一体化合作备忘录》 “台州企业生产的出口餐具可以通过上海口岸直通放行了,温州企业购买的进口设备也可以从上海口岸直通放行了。”在今天的会议现场,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的《长三角检验检疫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将为浙江外贸企业带来新一波的红利。 “预计正式实施将是在2015年年初。”浙江检验检疫局副局长于洋告诉记者,“区域通关一体化其实早有市场需求,过去企业在报关报检和异地通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长三角海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记者了解根据合作备忘录,除了一些有特殊规定的产品外,长三角区域内采取直通放行模式的出口货物,只需经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就可凭通关单在报关地海关直接办理通关手续,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在口岸二次申报,并按一定比例接受口岸查验。 此外,采取直通放行的进口货物,进口企业也可自行选择进境口岸或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查验、放行手续。据估算,每一批出口商品以直通放行方式办理通关手续,一体化模式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20%-30%,可降低物流成本20%-30%。 好处还不仅仅于此,浙江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处负责人宋海龙告诉记者,“长三角检验检疫一体化正式实施后,五检如同一检,这将大大提速浙江外贸进出口的通关速度和便捷程度。有了这样好的软环境,不排除原本在其他口岸进出的业务,因为通关环境不如长三角,而转移到长三角来做。”
|
|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