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商会简介 展会信息 培训信息 商会动态 商会会员 商会会刊 外贸资讯
 
首页 / 外贸资讯 / 动态要闻
中国恢复洲际陆上贸易 小商品走上“丝绸之路”
日期:2014/11/24  点击:3818次

    外媒称,11月18日,一列载有82个集装箱的货运列车离开中国东部工业城市义乌,开启了将于21天后在马德里结束的里程碑式旅行。火车将行驶的距离超过13000公里,是货运列车行驶的最长距离,比俄罗斯著名的西伯利亚铁路还要长。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义乌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它因此有着各国商人和小贸易商的奇特组合,包括一大批阿拉伯人。现在中国正在推广一个更广泛的计划:它渴望加强其不断繁荣的经济与欧洲市场的联系。

    在中国最近努力恢复洲际陆上贸易之后,义乌到马德里的线路是它公布的一系列线路之一。中国政府称这个项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并且已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投资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和火车货运后勤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表示,尽管集装箱贸易依然主要通过海上运输,但是中国市场对欧洲奢侈品不断增加的胃口意味着欧亚铁路货运正在迎头赶上。路透社说,中国也想要大力进入依然被欧洲公司控制的货运领域。

    中国已经处于全球贸易的中心,但是推动这个项目的是一种历史卓越感。义乌到马德里的铁路线路穿越中国西部边陲新疆地区,以及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十几个世纪以前,载有中国物品的商队曾经穿越过这些草原和树林。

    另一个获得提议的货运线路通过土耳其进入欧洲。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年公布的一份地图描述了陆上和海上的新“丝绸之路”。中国的海洋贸易雄心导致其国有公司正大力向印度洋周边地区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港口项目建设,从孟加拉国到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项目再到肯尼亚的设施。

    中国可观的全球足迹,特别是在非洲,正促使其扩充海军力量,其在非洲东部海域的存在已经常态化。

    专家表示,习近平旨在更好地融合欧洲和亚洲的后勤和市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有地缘政治优势。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国际关系副教授叶敏写道,这是为了“抵御美国的‘亚洲再平衡’”。

   延伸阅读:中国与东盟打造海上丝绸之路 日媒:先跳开南海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1月13日发表该网站副主编香农·蒂耶齐撰写的题为《中国与东盟:跳开南中国海》一文,全文摘要如下: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曲终人散,但是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离开北京后并没有打道回府。东盟国家领导人、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奔赴缅甸内比都,出席东盟系列会议,包括“东盟+3”峰会与东亚峰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代表北京参会。

    APEC峰会为中国展示自己对亚太地区的设想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一体化的经济区,中国的增长是实现繁荣的一大推动力量(因此中国的利益必须得到尊重)。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亚太梦”面临的最大阻力恐怕来自家门口的近邻—特别是因领土纠纷而与中国关系动辄紧张的东盟成员。

    路透社报道说,北京希望通过双边方式而不是更广泛的多边机构处理南海问题。东盟秘书长黎良明对于“海上实际状况:政治承诺与实际行动差距不断扩大”表示关切。就连非声索国也担心这种紧张变得危险—据路透社报道,新加坡外长尚穆根说,这些争端成为地区安全的一大威胁。

    印尼作为东盟的实际领袖,一直在推动东盟内部就解决争端统一态度。前不久推行南海行动准则的工作几乎没有进展,这个问题很可能在这次东盟-中国峰会以及东亚峰会上再度提出。

    中国与东盟乐观地把从2014年开始的十年时间标注为双方关系的“钻石十年”,这成为北京周边外交的一大重点。虽然中国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外交精力,推进“西进”战略,但是南面的邻国对保障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国家利益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地说,没有东南亚十国的合作,中国的亚太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特别是,中国需要东南亚对其“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买账。“海上丝绸之路”计划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补充。在欣然赞成的中亚等地国家的合作下,陆上线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海上路线仍然不明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邻国存在顾虑。

    在东南亚,印尼与缅甸已经与这一计划对接,但越南方面的进展较慢(尽管把河内纳入中国官方计划线路图)。如果海上争端引起的紧张继续,东南亚很可能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缺失的一环”。再加上印度对加入这一计划的态度也拿不准,如果东盟成员纷纷回避,那么这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就有泡汤的可能。

    不过,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事实上热切期盼获取中国的投资与发展援助。东盟十国中有9个国家正式加入中国新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唯一的抵制方印尼预计很快也会加入,只待新总统佐科·维多多领导的政府有时间加以考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成为与中国两个丝绸之路计划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大融资途径;东盟所有国家(包括越南与菲律宾)都同意加入,这对海上丝绸之路计划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如果中国真能够与集团形式的东盟合作,确保南海的和平稳定(首先是用一套行为准则指导争端方的行为),对于缓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紧张将大有裨益。这些领土争端决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但是不应容许它们破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强调对亚太地区要有全盘设想。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将菲律宾纳入“海上丝绸之路”计划

    参考消息网11月16日报道

    美媒近日称,菲律宾也是中国贸易计划的一部分。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4日报道,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当日在一份声明中称,虽然中菲两国关系紧张,但中国计划将菲律宾包括在其旨在推动地区贸易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这将进一步延伸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拓展。

    报道称,北京希望通过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总规模达4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建起“海上丝绸之路”。描绘这条中国提议建设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地图一度似乎跳过了东南亚商业的一个传统中心—菲律宾。菲律宾媒体对这一忽略迅速作出反应,将其解读为中国因为马尼拉在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中固执地与中国作对而有意对它进行惩罚。

    但中国使馆称,中国政府尚未就这条通道发布任何官方地图,并说菲律宾在中国对该地区的计划中是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称,菲律宾确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海洋合作的一部分。

    声明称,中国欢迎菲律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主动、积极、建设性的合作伙伴”。

    菲律宾外交部未就此作出回应。

    报道称,在中国抛出这一橄榄枝之前,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期间会面,这燃起了人们对于中菲关系可能已经过了最糟糕阶段的希望。这两位领导人进行了简短交谈,阿基诺三世后来称之为“真诚的”会面。

    据报道,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后加强了外交努力。13日,北京提议建立一条中国-东盟防务热线,并为东盟国家提供更多经济援助,这是北京为安抚那些反对其在军事上越来越强硬的国家而采取的战略的组成部分。

    自2012年中国控制南中国海上存在主权争议的黄岩岛以来,菲律宾与中国一直不和。马尼拉后来决定向国际法庭对中国提起诉讼,这令两国关系更加紧张,并且使得很多菲律宾人以为,中国在其他东南亚国家慷慨投资时会将菲律宾排除在外。

    

    资料图片:11月9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左三)在APEC“聚焦经济改革”峰会讨论中。

    (2014-11-16 09:30:00)

    中国确定2015年为“丝绸之路旅游年”

    延伸阅读:中国确定2015年为“丝绸之路旅游年”

    新华网上海11月14日电(记者钱春弦、王蔚)为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国家旅游年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

    据介绍,这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推动中国同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区域旅游合作。

    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14日开幕的201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已成为全球旅游界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2013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超过5500万人次,出境旅游近1亿人次,国内旅游超过32亿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直接从业人数达1350万人。

    由国家旅游局、上海市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11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司长李世宏表示,截至目前,参展国家和地区106个,展台总数2427个,海外展位数量比2013年增长124%。参展单位278家,其中海外参展单位206家。美国为本届交易会主宾国。

    中国使馆:菲律宾未被排除在“海上丝绸之路”之外

    延伸阅读中国使馆:菲律宾未被排除在“海上丝绸之路”之外

    中新网马尼拉11月12日电(记者 张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李凌霄12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从未把菲律宾排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蓝图之外。

    对于此前有媒体在报道中声称“中国提议建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跳过菲律宾”,李凌霄明确表示,有关说法是不准确的。“中国从没有发布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官方地图’,也从未把菲律宾排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蓝图之外。”

    李凌霄指出,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时首次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政府基于历史、着眼深化与世界的友好合作而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与沿岸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11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它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带来新的机遇。

    李凌霄说,自古以来,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文化和人员交流都是通过海上进行的。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长达千年。菲律宾当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海洋合作的一部分。“这符合菲律宾的国家利益,有助于推动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希望菲律宾成为主动、积极、建设性的合作伙伴”。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电话:0573-82626026 82626058 邮编:314000 邮箱:jxccie@jxccie.org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开发区金融广场九楼 浙ICP备13026589号-1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