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商会简介 展会信息 培训信息 商会动态 商会会员 商会会刊 外贸资讯
 
首页 / 外贸资讯 / 动态要闻
欧美与俄贸易战下的中国机遇
日期:2014/8/27  点击:4066次

    欧美与俄罗斯的贸易战中,中国是否能“渔翁得利”?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局长谢尔盖·丹克韦尔特宣布,来自中国和印度的供应商将取代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国,向俄出口肉类。

    “远东曾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肉类。如今,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与中国相关部门积极合作,确保该国若干大型企业能向俄提供放心猪肉,美国及加拿大的供货商将无法重返俄市场。印度也有意供应大量牛肉,这意味着俄不必急于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相关食品。”丹克韦尔特说。

    可以看到,在俄罗斯的反制裁中,中国对于俄罗斯而言愈发重要。而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所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产业链可适当做一些调整。

    欧美、俄打“贸易战”

    双方互不相让。

    7月29日,欧美再度集体发声,升级对俄制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当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欧盟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一揽子制裁措施,涉及金融、军事、石油等领域。

    而俄罗斯也发起了“反攻”, 俄罗斯政府7日公布一份食品进口禁令清单,宣布未来一年内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挪威的部分食品,包括牛肉、猪肉、鱼类、禽类、乳制品、水果、蔬菜、坚果等,禁令为期一年。

    “欧美的‘出手’重于俄罗斯,但双方的制裁均未升级到大规模‘运动’层次。欧美制裁的绝对规模大于俄罗斯,但相对规模小于俄罗斯,因此俄罗斯所受影响大于欧美。这场‘贸易战’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乌克兰局势的稳定程度,从各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来看,很可能为1-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仕国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在欧盟制裁之初,本意只是想‘敲敲打打’,反对克里米亚公投,对俄罗斯提出警示。但随后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升级,也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击。7月中旬以来,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涉及到能源、金融等核心领域,企图全面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欧美的严厉制裁也引发了俄罗斯的反制裁。”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吕玉菲对《中国产经新闻》表示。

    她说,这种贸易战,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目前,欧美和俄罗斯均不服软,均表示“保留相应行动的权利”,预计在这一轮制裁与反制裁中,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拉锯战。

    双方“交战”,看着热闹,其实是两败俱伤。

    随着乌克兰局势的恶化以及欧美制裁的升级,投资者纷纷削减与俄罗斯相关的风险敞口,此举使已经脆弱的市场更加动荡。俄罗斯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大增加,国内资本外逃现象严重。据俄罗斯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高达750亿美元的资本逃离俄罗斯,已高于去年全年的630亿美元。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预计,如果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今年俄资本净流出将超过1000亿美元。另一方面,俄罗斯食品进口禁令将损害部分俄罗斯消费者的利益,加重高通胀的严峻形势。

    俄罗斯处境困难,欧盟的日子也不好过。

    吕玉菲说,对于欧盟来说,俄罗斯是其重要的外贸出口国家,俄罗斯对其实施进口禁令,市场份额将会被亚太地区国家抢夺;俄罗斯对其实施的航空禁令,会影响到国际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俄罗斯的能源禁令将会令部分欧洲国家如坐针毡。

    双方的制裁以及反制裁,也不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据了解,普京8月14日在克里米亚表示,俄罗斯将密切关注乌克兰的情况,并尽己所能尽快停止这场冲突。他还称,俄罗斯必须维护自身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彻底与外部世界对立。在吕玉菲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俄罗斯想要和解的信号,关键就要看欧美怎么应对了。

    中国产业适度调整

    “未来如果俄罗斯继续受到制裁的话,中国会有很多商机。”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涌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在俄罗斯对欧美的反制裁中,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确实面临一定的机遇。虽然欧美国家对于亚太国家向俄罗斯出口食品等实施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会多大程度地制止这种行为。”吕玉菲对记者表示。

    欧美与俄罗斯的贸易战中,中国迎来了哪些机遇?

    “在现阶段的欧美与俄罗斯贸易战中,国内确实面临了一些机遇。”吕玉菲对记者表示。

    她说,俄罗斯对欧美的食品进口禁令,为国内的果蔬产业、食品产业赢得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主要是利好黑龙江和新疆的果蔬产业和食品产业;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战,为中国与俄罗斯达成的为期30年的天然气供销合同提供了有利的外部形势,俄方在价格上有所让步,由此中俄长期的能源合作框架基本成型,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缓解了能源产业的严峻形势;金融领域,俄罗斯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将持有的部分现金转移到亚洲银行,对美元交易禁令的担心,增加了俄罗斯企业将现金兑换成亚洲货币和转移到亚洲机构的兴趣。

    欧美与俄罗斯在打贸易战,俄罗斯把一些产业合作放在了中国,比如金融,食品方面等,涉及到中国的一些产业链。而中国目前处于产业调整期,在中长期之内,中国的产业结构应该怎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对于食品产业来说,中国有很多功课需要做。

    “中国食品[0.33%]产业安全问题一直层出不穷,监管部门应加强整个食品产业链的监管。首先应建立健全产品追溯体系,做到一出食品安全问题,就能查到源头,责任到人,以此来杜绝各个环节出现的违法现象。在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三大环节抓好监管工作。各监管部门应有效衔接,权责分明。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严惩不贷,加大惩罚力度,让其违法盈利远不及惩罚力度,杜绝其主观违法获利想法。”吕玉菲对记者表示。

    新兴产业中,乾坤大略网主编曹久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强调:“俄罗斯在电子等产品的技术能力比较弱,需要进口电子元器件,软件方面的东西,中国产业调整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另外我们会加大对俄罗斯的资源引入,还有就是技术型的产品。”

    金融服务业也在需要调整之列。

    据了解,由于乌克兰危机延伸出的系列制裁对俄罗斯经济构成不小的压力,正在转型中的俄经济急需对外融资来解决推进大规模建设计划的资金缺口。然而,欧盟自8月1日起实施的新一轮制裁直指俄融资渠道,美国的融资市场也已通过此前的制裁措施对俄关闭。目前,俄多家企业正着手用其他货币替代美元进行资金交易,而人民币是其首选。

    曹久强说,俄罗斯商人对融资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很大,之前一直是西方(欧美)融资者在提供,而现在中国在调整过程中,也应该多注意这方面,为俄罗斯商人提供更多的融资等服务且交易避开美元。

    产业结构调整,最终落地于各个企业。而对于企业该如何在中俄贸易合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江涌对记者表示,近些年俄罗斯的很多产品都是从东欧进口,受到制裁以后,对中国增加进口是必然的。

    “企业一方面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提升对这方面认识的高度;另一方面,各个相关部门不是各行其是,而是要协商一致,通盘考虑,有组织地综合应对。”江涌说。

    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而且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俄罗斯的需求做一些有目的的调整以及规划是可以的,但是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是长期的,对中国制造,对中国投资者的不信任是长期的。这种合作是在什么层次上,我们还需要观察。”江涌对记者表示。

    “从长远看中国的产业链不会进行过大的调整。中国贸易最求多元化,不希望将来过多依赖俄罗斯。反之,俄罗斯也不希望过多依赖中国。俄罗斯目前转向中国是短期行为,长期看他们也在追求多元化。现在这种机会可以解决一下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只能起到短期效应。”曹久强表示。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电话:0573-82626026 82626058 邮编:314000 邮箱:jxccie@jxccie.org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开发区金融广场九楼 浙ICP备13026589号-1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