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在即,有关中美投资协定双方争议的焦点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猜测。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一直以来,负面清单问题为美国所关注。而中方的注意力或将更多地放在敦促美排除政治因素对推动经济贸易合作的干扰上。 周世俭认为,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虽面临一些困难,但还是有望达成,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发展要求。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吸引外资能力在下降。2008年,美国吸引外资3100亿美元,2012年为1660亿美元,2013年为1590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曾对此评论说,美国在吸引全球资本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目前美国经济处于复苏之中,急需资金、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从中国的立场上看,美国对华投资的技术含量远高于日本等国。“可以说,中美双方都有吸引外资的愿望。”周世俭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从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探索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在对外资开放方面有着新的尝试。近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取消外商投资公司首次出资比例和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白明认为,这些都会为中美在投资协定上的对话增添亮色。 周世俭总结说,中美投资协定的签订将会在三方面利好中国:一是促进中美自贸区的形成;二是若未来中国加入跨太平洋[-0.16% 资金 研报]伙伴关系协议,中美投资协定将有助于消除经贸合作中双边投资保护所带来的障碍;三是避免中国到美国投资时受到各种无端因素的限制。 |